第22屆臺灣同志遊行

2024/10/26(六)

1105論壇側記:只要我們繼續談論,女同志就不會消失!

1105論壇側記:只要我們繼續談論,女同志就不會消失!

「也許實體的空間消失了,但如何跟其他人聯盟,彼此連結、支持跟奮鬥的力量,它的精神還是存在的。」(鄭芳婷,2023)

2023驕傲月系列論壇首場以《消失的社群——談女同志空間與情慾》為題,探討近年女同志社群是否真的在群眾視野中「消失」?抑或以其他形式維繫社群及參與社會。

席間講者們透過分享成長過程中探索與認同的經驗,以及自身在臺美兩地觀察,梳理女同志社群內部認同的變化,也拆解了社會對女同志社群的刻板印象。

雖然近年,標示為女同志專屬的實體空間越來越少,但不代表女同志空間,甚至是社群消失,而是轉化以不同型態參與在社會之中,這也揭示了隨著社會變遷,女同志社群內部樣態更為多元。


  • 時間:2023年11月5日(日)18:30-20:30

  • 主題:消失的社群——談女同志空間與情慾

  • 與談人:

    • 劉文(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 鄭芳婷(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 主持人:

    • Amy(臺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工作人員)

  • 地點:女書店

活動開始前,一首俄羅斯女子組合 t.A.T.u. 激昂抓耳的《All The Things She Said》在書店回蕩。選曲的芳婷老師分享,這個在千禧年紅極一時的組合,MV中有著女性磨蹭親熱的激情畫面,與現在完全禁止同性戀符碼的俄羅斯形成鮮明對比,似乎也呼應了論壇的主題——女同志的消失。

雖然兩位與談人都是學術工作者,但都和主持人 Amy 達成共識,希望能以輕鬆對談而非學術探討的方式進行今天的論壇,從個人的觀察與經驗出發。主持人還打趣道,若有人開始提及艱澀的學術用語,便會使眼色努力阻止,讓在場聽眾忍俊不禁。

對於「消失」的看法與感受

論壇由大家針對主題中「消失」的看法與感受拉開序幕。劉文老師指出,英文語系中女同志概念的出現,跟 70 年代的政治有關,女性書店也在同一時期誕生。但 2000 年後女同志不再具有最前鋒的政治意義,現在大部分人更認同酷兒或非二元,女同志身份逐漸消失。與之相對的,儘管男同志「gayness」的政治意圖也消失,但仍存有消費上的意義,而女女的消費卻依然未能形成市場規模。美國的全盛時期女同志酒吧有上百間,但如今僅存二十多間。這也受當代的政治正確風氣影響以及社群的安全擔憂——因為進入這些酒吧需要有女性認同,所以排擠了酷兒與非二元族群。

芳婷老師則提及在8、90年代,女同志空間因實際需求而生,例如有些場地白天是開放給劇場使用的空間,晚上搖身一變成為女同志酒吧。他也回應劉文老師談到的政治性訴求,補充過去因 HIV 的蔓延,催生所謂的「Queer Nation(酷兒國度)」,女同志空間也在這樣的時代脈絡下出現。

芳婷老師分享,其實她過去從未深刻感覺過女同志社群的「消失」,反而是接到此次講題的邀請後,才開始感覺到「消失」這件事。這令他聯想到目前學界非裔研究的新取向——Black Quantum Futurism(非裔量子未來主義),即用量子力學的概念去探討認同。量子力學中的意義塌陷(註一),説明了當我們去意識到「認同」時,「認同」因此被框限住一個版本:

「其實,正是因為我們今日聚在這裡討論女同志的『消失』,女同志反而就不會消失。」芳婷老師如此强調。

主持人 Amy 也回應,在自己成長過程中,需要女同志空間如書店、T 吧或茶坊的存在,才能知道該去哪裡找到同類並認識。然而,現今女同志大多只在網路空間出沒,令他感到焦慮。當初收到論壇邀約時,看見主題也頗覺彆扭,内心浮現 “How about me?!” 的想法。但因著和兩位與談人對談,瞭解到只要繼續談論與現身,女同志就會繼續存在,他也不再那麽焦慮,因為女同志社群可能不是不見,而是以不同的方式存在。

認同的形成、交織臺美兩地的成長經驗與觀察

回顧各自的成長過程,兩位老師分享了女同志認同形成的過程,以及很多非傳統認知上的女同志空間。14 歲時意識到自己喜歡女生的芳婷老師,曾經歷發現自己愛上同學,卻被對方痛駡性變態的心碎往事。幸而升上高中後,發現全女生的校園別有藍天。當時北一女的校風已經逐漸邁向開放,學姐們已經打開了不少友善的空間,《馴服與抵抗》一書就記錄了女同志的集體記憶。

在臺中長大、國一時出櫃的劉文老師,提到當時還有男朋友的他,原本自我認同是雙性戀。直到某一天,班上來了一個轉學生女生,大受對方吸引。轉學生因家中發生巨變,便到他家暫住。共處一室的兩人情竇初開,洗完澡一起躺在床墊上,對方將他的手按在自己胸上,當下令他確認了自己的女同志傾向。聽到這邊,主持人 Amy 的吐槽「到底他的胸部是什麽按鈕?!」讓原本就笑聲不斷的書店更笑成一團。劉文老師說當時他還忍不住抽手,被對方說「你這樣還算是一個女人嗎?」,他至今仍不理解這句話的涵義。此外,劉文老師也分享了當時學校網路交流版上也有同志空間,高中高職的 T 姐姐發現像他這樣年輕的妹妹加入,便會主動認領。高中高職夜校的學姐學妹們,會以 T 坐一排、P 坐一排的隊形,在學校附近的麥當勞聚會聯誼,開啓了一個類似女同志的社團。

除了在臺灣的高中校園回憶,留學美國的兩人也分享對當地女同志空間的觀察。加州代表的芳婷老師提到,當地雖然有一家 Lesbian bar “Here”,但其實只是一間普通的夜店,只有週四才是 Lesbian night,隔壁卻是舉世聞名的 Gay bar —— “The Abbey”,每天都是熱鬧歡樂的 Gay party,形成强烈的對比。在西雅圖和紐約兩地生活過的劉文老師,發現前者雖然是同志社群文化盛行之地,但 T 吧的數量很少,基本上都是去他人家中開 home party;紐約的酷兒空間則比較分眾,不同區的 Lesbian bar 會有不同的族群,例如週末從紐澤西州過來的人、有色人種等。

臺灣近年來的女同志社群與空間

將焦點拉回臺灣,雖然目前女同志有不少的網路社群,但芳婷老師表示在 90 年代時要觸及彼此並不容易,只能以相對隱晦(如在《惡女書》中塞入社團資訊)的方式建立連結。即使踏入友善空間如晶晶書庫,仍是被眾多男同志取向的書籍商品圍繞,令他感到格格不入。近年來比較知名的女同志空間,包括目前已歇業的 Les Night Pub、從 T bar 轉型為束胸專賣的 Esha,以及多次暫停營運又重開的 Taboo,承載不少女同志的青春回憶。現在女同志社群的據點,則有常用來舉辦聯誼的人性空間,以及藝文活動多元的女書店及女巫店。

「大家現在會不會覺得,一群人只因為女同志的身份聚集,而感到尷尬?」談到曾經存在、現已消失的空間,劉文老師也抛出這一疑問。

芳婷老師坦言,長大後確實會有這種尷尬,忍不住想「我們的共通性在哪裡?」,但過去反而會有一種非常想看見其他女同志,迫切得近似於絕望的渴望。主持人 Amy 也補充,在 2010 年以後女同志「出道」的人,也許很難想象以往要找到同類,是如此艱難的處境。他當時甚至為了讓大家知道自己是婆,戴上白底黑字寫著「P」的耳環,卻被朋友笑説像是停車場的符號。但他私下的不少聚會,仍和參與者的女同志身份有關,惟對外開放的公共聚會較少。

問答環節

Q1:女同志常常在穩交後消失,聽起來很像跟社群文化有關,但到底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為什麼在網路空間或在遊行中,男同志感覺比較多?

芳婷:其實我們也很常問自己這個問題,但這並不是普世性的問題。我在加州參加同遊時,其實生理男女性的比例沒有太大差別。我覺得這不一定是本質性的問題,而可能是台灣性別文化下,讓不同性別的人對於出門或待在家有不一樣的傾向。

劉文:我覺得這可能處於女同志情侶的不安全感,在社交場合,感覺很多女同志會比較有控制欲。再加上身份交織性的緣故,讓一個女同志只彰顯女同志身份,而忽視其他身份(如女兒、工作職務等),可能比較難。

Amy:之前訪問臺灣彩虹公民行動協會,發現女性志工其實並不少。也許女同志的現身與否,主要也和工作環境有關,職場不同,看到的現況也不同。在熱線,即便我們都鼓勵所有義工參加遊行,但出門的性別比例就還是有差。但也想提醒的是,站在運動前線的女性身影並不少,例如臺灣在 1990 年成立的第一個同志團體,就是女同志組成的「我們之間」。雖然會有表面上看似有(男性)顯性(女性)隱性的情況,但在運動參與上,實際比例並沒有那麼懸殊。

Q2:台灣為什麼會演化出這麼明確的 T / P 劃分?

劉文:我覺得是因爲美國 butch & femme 的文化並沒有消失。不過族群之間有差異,像白人女同志就不這麼強調這種區別。如描繪女同志社群的美國與英國影集 “The L word” 或 “Lip Service”,會比較強調偏中性的漂亮女性,但在有色人種社群中還是有 butch & femme  劃分的文化,而 T 的陽剛特質也跟其在經濟中扮演角色無法分割。女性主義進來台灣後,學術圈開始討論 T / P 角色,才進一步探討有沒有複製異性戀關係角色的議題。目前交友軟體如 OKCupid 也不再暴力區分 T / P,而是藉由更多的人格測驗,去提高匹配度。

芳婷:非常同意劉文的看法,但在 “The L word” 中比起強調 T / P ,更會強調自己是 “Power lesbian”。現在的 PPL (Prettygirl and Prettygirl's Love)可能也是另一種不分,表示「我就是沒有在看(性別氣質)」,也許是在社群有更多討論跟資源後,帶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最近熱門的女同志酒吧 Wonder Bar,就是以 PPL 為主要空間。但想要提醒的是,不要因為在 PPL 的空間中,就出現反挫的厭 T 傾向。我曾聽過「T 就是老古板,就是複製異性戀」的説法,但這樣的對立其實是很不必要的。

劉文:覺得 PPL 跟最近盛行的消費及影視文化也有相關,媒體上會比較想呈現兩個陰柔女生的影像,更容易一眼辨認出是兩個女生。

Q3:進入女同志酒吧會需要認同為女性身份,這樣的做法是不是不夠酷兒、不夠現代?為什麼男同志酒吧沒有這樣的規定?

劉文:女同志酒吧這樣的空間,一開始需要的是一定程度的私密與安全性,需要確認進來的人是女性。但男同志酒吧人數夠多,根本不需要去確認誰是男性,也不擔心被女同志的人數稀釋。這其實也能帶來反思,思考我們要如何去擴大族群的包容性。如果能夠確認不會有偷拍或被出櫃的問題,那似乎可以去接納不同認同的人。

Amy:其實很多時候接納非女性身份入場時,女性不會直接抗議,但會默默消失。所以像之前在高雄時,有間 T bar 的要求是三個女性帶一個男性,來壓低比例,但當然也有人覺得要完全不要有這樣的限制。

劉文:其實交友網站上也很常直接說「拒生理男」,這就演變為應該如何去定義性別、怎麼操作它的問題,這也讓現況變得困難。

芳婷:對於這一點其實我的態度比較樂觀,我覺得安全感有在漸漸增加。以前的情況根本連生理男性都無法進去女同志酒吧,而近十年才逐漸鬆綁規定,這是某種族群信任感以及安全感的提升。

Q4: 為什麼提到女同志空間都是夜店跟酒吧?

芳婷:我覺得回顧 LGBT 的歷史,在性多樣(LGBT+)社群處在不被允許的狀態下,要彼此認識跟交友,因而轉為地下化的形式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些空間和公司、家庭等場域不一樣。我們今天也有討論到很多不是酒吧跟夜店的地方。

Amy:很多時候年紀比較大的女同志姊姊,其實會進入家庭,他們作為女性會比較被鼓勵待在家中,我們在做口述歷史時,發現他們其實很難去找到固定的地點相互交流。只有在夜晚放下家庭責任時,才能出門與圈內朋友相聚。

芳婷:就像臺灣影集《逆女》中的丁天使,去到 T Bar 都遇到比較偏阿姨的角色,那也許是因為他們的小孩都長大了、家事做完了,才能到這些地方。

劉文:空間的存在也跟經濟活動有關,近年來很多女同志,尤其是情侶開的店,涉及很多不同類型,但也不限定消費者。一方面是友善的空間,另一方面也不是專屬女同志的空間。

芳婷:再來,現在可能也不需要直接去女同志專屬空間才能談戀愛。

Amy:這也體現了男性和女性交友方式的差異。

Q5:在男同志的空間會常常看到一些邊緣空間,如公廁或橋下等等比較混沌的空間。為什麼女同志空間比較單純?

芳婷:沒有比較單純啊,以前在北一女體育館樓梯最上方,還有體保生的休息空間,再來是光復樓的廁所。

劉文:還是女同志比較喜歡躺著?(編按:全場哄堂大笑)不過女同志的三溫暖是存在的,例如在西雅圖就有。

Amy:但女同志可能就是一直互看,男同志就是直接來。

劉文:也可能女同志對性的要求比較高吧?需要乾淨舒服還有很長的前戲(編按:不少觀眾應聲附和)。

Q6:PPL 跟不分的模糊化,是否跟空間的消失有關?

劉文:其實這種去標籤化,跟不想去某個有特定身份標籤的場所而被指認,是會有關聯的。所以我覺得女同志還是要有政治化的訴求。

芳婷:常常會有比較年輕世代會覺得「為什麼要分?為什麼要被貼標籤」,我覺得這其實是一種自由,但也不需要去批評過往的世代為什麼要貼標籤,因為這不代表他們想要限制自己,這也許就是他們的生存方式。

Amy:我覺得不該去想像某一種標籤只有某一種樣子。我到後來就覺得我是婆,我自己是自己這種的婆,而不是覺得自己該如何。如果我們都希望社會更多元,我們就不該去貼標籤,認為是誰就該如何如何。

Q7:為什麽女同志社群中有人會特別強調自己跟女同志社群沒關聯?

劉文:這也許跟藝文作品的情況類似,會擔憂被貼上女同志標籤作品就會被降價,會希望能以文學視角去評價。同樣的,人也會有相似的情形。

結語:除了談論之外,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麽?

論壇的最後,芳婷老師總結目前仍存在很多不友善的空間,而從女同志空間的歷史,其實我們可以去思考為什麼當初會有這些空間、為什麼演變成現在空間的模樣等議題,為如何進一步去改善周圍的空間帶來啓發。

「也許實體的空間消失了,但如何跟其他人聯盟,彼此連結、支持跟奮鬥的力量,它的精神還是存在的。」芳婷老師如此勉勵。

劉文老師則認為,若我們回到一個傅柯式的視角,即使實體空間不復存在,一定仍會有女人喜歡女人、喜歡跟女人做愛,但女同志的集體認同,則可能需要一些政治訴求的激化,而這件事並無法被强求。他的建議是,也許可以回到女同志女性主義的傳統進行反思,才有機會延續一種集體身份的打造。

【附註】

註一:量子力學中的塌陷,指的是「波函數的塌縮(Wave function collapse)」,其代表的意思是「量子態因經過測量而影響其結果」,説明了觀測的行為會干擾被觀測的對象,並且影響、產生出觀測結果。由此衍生,當我們(觀測者)去意識(測量)「認同」(被觀測對象)的時候,就會創造出「認同」(測量結果)。

參考資料:

  1. 「量子力學」如何天翻地覆的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理解? 

  2. Black Quantum Futurism: ‘Black Diasporan temporalities share many parallels with quantum principles’

(撰文/Anne 編輯/漢漢、米粒大嬸 攝影/鑽石 引言撰文/米粒大嬸 引言編輯/Anne、戴佑勳)

1106參訪側記:與九州彩虹遊行主辦單位

1106參訪側記:與九州彩虹遊行主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