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眾為異己者融」想告訴大家如何在多元社會中實現真正的共融。「諸眾」並非單指一群人,而是強調每一個個體的獨特性,不論其性別、年齡或身分背景。每個人都是「諸眾」的一份子,同時也可能是他人的「異己」。
「異己」通常帶有被排斥的意味,而「共融」則強調接納和包容。將「異己」與「共融」並置,進一步翻轉既有的思考方式,強調即使我們之間存在差異,仍然可以彼此理解、尊重和共存。
講座呼應了 2024 臺灣同志遊行的主題,即在意識到多元社群存在之後,更要將平等的精神實踐於生活當中,真實聆聽並理解每個人的需要,並與多元的社群攜手翻轉不公平的體制。
活動日期:2024/11/16
賴友梅老師是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的資深講師,擁有豐富的性別教育推廣經驗,曾於護校、運動傷害防治協會、社區大學、空中大學、家庭教育中心等多元場域,與不同背景的學員分享性別意識的重要性。本次演講,賴老師將分享她與不同社群互動的經驗,並探討如何突破同溫層的限制,讓性別教育更廣泛地被理解和接受。
愛滋議題長期以來受到社會的污名化,導致感染者在生活中面臨許多困境。本次論壇由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主持,邀請到臺灣感染誌協會義工 Erick 和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理事長江蘊生與談感染者在日常生活中所面臨的挑戰。透過分享親身經歷,希望增進大眾對愛滋議題的認識,消除對感染者的偏見與歧視,並促進社會的理解與包容。
近年來,多元性別議題在戲劇作品中日益受到關注。本次演講邀請到劇作家趙啟運,分享他如何將多元性別主題融入戲劇創作中。趙老師是台南人劇團的合作編劇,擅長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多元性別族群的樣貌。他將分享創作理念和技巧,並探討如何透過戲劇作品,讓觀眾在輕鬆的氛圍中認識和理解多元性別,進而反思社會的刻板印象和歧視。
參與「臺灣同志遊行 x 2024 驕傲月系列講座」,除了能汲取知識、拓展視野,還能參與「2024 彩虹公民行動集章任務」!
集滿 3 個不同主題印章,即可兌換「一般賞」;集滿全部 6 個主題印章,更能獲得「高階賞」!
數量有限,換完為止!